一本手册见证永恒军魂
《三大纪律、八个注意说明》
纵10.3厘米,横8.5厘米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藏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这首脍炙人口、旋律欢快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被誉为“红色经典第一歌”,自诞生以来久唱不衰、延续至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被称作人民军队的“第一军规”,也是人民军队区别于一切旧式军队的显著标志,自诞生以来,便成为人民军队不断学习和日常遵循的纪律准则。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珍藏着一本见证当年红军学习“第一军规”的小册子——《三大纪律、八个注意说明》。它是中共永新县委于1932年编印而成,流传至今,字迹清楚,内容完整。书中对“三大纪律、八个注意”逐条作了详尽的解释,全册虽仅有七页,但意义重大。它不仅是当年广大红军指战员学习“三大纪律、八个注意”的辅导材料,而且是今天我们研究人民军队早期政治建设和军纪作风的重要史料。翻开泛黄的书页,我们可以从中探寻到“三大纪律、八个注意”诞生的初衷与发展的脉络。
遂川荆竹山“雷打石”
“三大纪律”在人民军队与人民的相处中诞生。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余部向井冈山进军。沿途经过许多遍植红薯的村庄,时值红薯成熟的季节,饥渴难耐的战士们在行军途中,常常会拔吃老百姓地里的红薯,这引发了毛泽东深深的忧虑。他明白这支队伍中有许多官兵来自旧式军队,还残存着旧军队中的不良习气。老百姓对那些烧杀抢掠的旧军队,是既害怕又痛恨,背地里甚至骂他们“丘八”,对这支刚来到的军队也是惶惶不安、避而远之。如何改掉军中的不良习气,将队伍打造成真正代表工农利益、与旧军队有着本质区别的人民军队,成为毛泽东忧虑已久的问题。10月下旬,在遂川(今井冈山)荆竹山“雷打石”,他向全体官兵郑重宣布了“三大纪律”。“三大纪律”宣布后,经耐心教育,部队纪律有了明显改善。军纪严明的工农革命军很快赢得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他们在井冈山也逐渐站稳了脚跟。
三大纪律:
(一)行动听指挥;
(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
(三)打土豪要归公。
遂川县李家坪
“六项注意”针对土地革命中的问题而提出。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后,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便开展起来了。1928年1月,工农革命军打下遂川县城后,毛泽东同志派人领导贫苦农民打土豪劣绅。但部队中有人不分青红皂白,借打土豪劣绅之机,将商人、小贩的货物统统没收,甚至连药铺里卖药的戥秤也拿走了。毛泽东进城后不断深入群众,与群众交谈,了解群众情况。在遂川县草林圩,有老百姓向毛泽东提意见:“工农革命军好是好,可是,他们借了我们的门板去睡觉,还回来的不是原来的那一块,我家的门板是斗榫的,对不上号,害得我找门板找了几天。另外,战士们睡觉用过的稻草弄得遍地都是,都成了牛栏。”这些违反群众纪律的现象再度引起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关注。同年1月25日,他在遂川县城李家坪向部队正式宣布了“六项注意”,其中特别提到了“上门板”与“捆铺草”。同年4月,毛泽东在湖南桂东沙田向部队系统地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并对“三大纪律”做了些许调整。
三大纪律:(一)行动听指挥;(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三)打土豪要归公。
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红军战士使用的写有“六项注意”的包袱皮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提出后,为了让部队官兵“个个要牢记”,毛泽东要求战士们把“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写在墙上、包袱布上,无论走到哪里,都作为检查行动的标准。这给老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军纪严明、秋毫不犯的工农红军也由此赢得了越来越多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大大改善。1929年以后,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部队的实践经验,“六项注意”逐步修改、补充成为“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由“三大纪律”到“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再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逐渐成为人民军队纪律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明确遵循,是红军以及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它的形成对人民军队的建设,对正确处理军队内部关系和军民之间的关系,对团结人民群众和瓦解敌军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人民军队精神风范的伟大象征,深深扎根于历史,深深扎根于人民。这一铁的纪律也成为了人民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所在。它不仅是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年代克敌制胜的精神法宝,还是人民军队在新时代创造辉煌与荣耀的思想光芒,更是人民军队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永恒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