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河的回响
□ 周鸿 闻迪
那年秋天,多支队伍汇聚于都河畔,告别依依不舍的苏区群众,踏上漫漫征程。从此,于都就与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紧密相连。
长征是于都县最鲜明的标签,于都也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县之一。江西省39个重点调度项目,于都县就有6个,其中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改扩建及景观提升、长征历史步道、八大渡口和六处遗址遗迹3个项目纳入国家级规划。
90年过去了,东门渡口的那座浮桥,似乎还在等待着远征的红军。于都河上先后架起了“红军”“长征”“渡江”“集结”“胜利”等5座大桥,600米宽的河面上依然回响着坚定有力的脚步声。
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波光潋滟,水流平缓,于都县城东门渡口,一座双帆船造型的纪念碑卓然屹立,基座上的三幅浮雕生动展示了红军星夜渡河长征的情景。
2019年5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缅怀先烈、敬献花篮,发出“新长征再出发”的伟大号召。
从此,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每年接待人数成倍增长,仅2024年上半年,就接待游客244万多人次。
从纪念馆走出来,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占地60亩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一条塑胶步行道像飞舞的红飘带,将主题雕塑、望江亭、纪念广场等景点串联在一起,行走其中,追忆那段历史,一种神圣的敬仰和感动在心中升腾。
看,长征渡口正在上演大型情景剧《告别》。表演者大多是红军后代。虽然不是专业演员,也没有任何报酬,但他们激情满怀,一招一式非常投入。军歌嘹亮,党旗飘扬,当父送子、妻送郎、托孤跪别等场景依次呈现,现场观众不知不觉沉浸其中,仿佛置身90年前的那场悲壮送别,禁不住泪眼模糊。
秋风萧瑟,河水呜咽。当年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的8.6万名红军中,就有于都籍红军1.7万人,他们分别从东门、南门、西门、山峰坝、渔翁埠等8个渡口出发,留下万水千山的牵挂、日思夜想的守候。
如今,这些渡口得到精心保护修缮,周边环境、基础配套设施有了明显提升,成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于都段)重点展示区。
长征是一部英雄的史诗,值得后来人反复纪念和礼赞。于都县依托长征渡口等革命遗址,创排了大型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自2023年3月23日首演以来,已经演出300多场,吸引超过16万人次观看,文旅消费收入实现成倍增长。
于都河南岸,与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隔江相望,一座现代化的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拔地而起。
它的北门上写着“中共于都县委党校”,南门刻着“于都县红色文化培训中心”,但于都人更喜欢叫它“于都长征学院”。这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于都段)的又一重点建设项目。院内视野开阔、环境优雅,以长征为主题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据介绍,该项目于2021年5月动工建设,仅用15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教学楼、办公楼、学员楼、报告厅、餐饮中心、多功能厅等12栋建筑及配套建设。学院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可同时容纳1200余人在此学习培训。
从于都县城出发,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前行,驱车40多分钟就来到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于都段)的又一重点建设项目——祁禄山19.34公里红军小道示范段。
这里地处于都、赣县、安远三县交界处,从前是一处人口稀少、交通闭塞的所在。1932年2月,苏维埃中央政府在这里设立赤南县,后改名为登贤县,组织当地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扩红筹粮、支援红军战略转移等工作。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以及红三、五、八军团共3.5万人就是从这里秘密行军,向西进发,突破了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
“我们现在过的这条河,名叫金沙河,是红军长征小道的起点,宽20多米,原来桥上只有3根木条,现在为了安全考虑,架起了1米宽的木桥。”讲解员介绍。
长征小道蜿蜒曲折,两旁古木参天、竹林茂密。穿行在崇山峻岭中,一会儿是落叶满径的土路,一会儿是凹凸不平的石子路。阳光投射下来,摇曳出斑驳的影子。
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于都段)重点建设项目,于都县在保持红军长征小道原貌的基础上,对沿线环境进行整治,每隔一二百米就立了指示牌,在路边复原了部分行军打仗的场景,增加了可供休息和上课培训的长征驿站。
“在长征历史步道的建设中,我们着重挖掘红色历史,并将整理好的红色故事编印成册,有的制作成展板,立在步道边。”祁禄山镇党委副书记谢锐介绍说。
山上做明珠,山下串珍珠。这几年,祁禄山镇围绕长征小道做好“旅游+乡村振兴”的文章,修建旅游公路,修缮革命旧址,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初心纪”红培基地和“牧心纪”森林民宿,策划举办音乐节、山货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一个独具特色的“红军小镇”呼之欲出。2023年全镇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村民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走出了一条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条红军小道,见证过往,连接当下,通向未来。
这是一条历经曲折走向革命胜利的道路,也是一条接续奋斗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