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重大委托课题成果推介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的文化使命通论》出版

2024/12/07 15:59 | 来源: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 | 编辑:徐杰
小字号

  2024年12月1日,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重大委托课题成果《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的文化使命通论》举行新书发布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的文化使命通论》作者、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齐卫平对新书作了介绍。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与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理论研讨会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的文化使命通论》新书发布会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的文化使命通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1.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为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不懈奋斗的思想武装。2023年10月,全国思想宣传文化工作会议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党和人民建成文化强国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2024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出版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要求全党“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用统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的重要内容,本书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其对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贡献,论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意义,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研究的统领性。

  2.系统阐明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理论内涵,增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和促进中华文明创新发展的责任担当。提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在文化领域结出的新成果。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聚焦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从多重角度和层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搭建了一个以指导思想、历史逻辑、价值呈现、思想意蕴、立场坚守、重大命题、科学方法、世界意义为研究思路的基本框架,比较全面地对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相关重大理论问题作出了阐述,有助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实现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不懈奋斗。

  二、研究成果的重要观点

  1.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孕育和诞生意义十分重大。就中国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意义体现在树立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新坐标,指导中国在世界思想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特色,以激发党和人民文化创造力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具有创造精神财富的巨大能量。就世界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意义体现在坚持胸怀天下的理念关切世界、关怀人类,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提供智慧和资源,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各国文化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文化实践的平台。

  2.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丰富的内容和清晰的逻辑,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构建起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以坚持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深化对文化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所坚持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作出了创新贡献;以鲜明的人民性特征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导向;以胸怀天下的全球视野和世界担当,将对文化的认识推演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洪流中,激活了马克思主义引领世界文化发展的能量。

  3.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我国建设的文化强国具有鲜明的属性规定,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建成文化强国的根本保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最重要的任务。把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相统一,是建成文化强国必须牢牢把握的战略定力。

  4.文化主体性是文化主体表现出的固有属性,中华文化以中华民族为主体和以国家为形态绵延数千年,期间虽然遭遇过挫折却始终没有中断更没有终结。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构成一条完整的历史链,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灾难深重的危局下力挽狂澜,为中华文化主体性注入了巩固和发展的新元素。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上,充分发挥我国文化发展的显著优势,胜利完成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文化主体性。

  5.建成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两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发展的重大论断,“两个结合”的内在机理深刻显示了“第二个结合”的文化价值。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必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广阔的文化空间。“两个结合”运用于解决文化发展的实际问题,为建成文化强国提供科学方法的指导。

  6.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肩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责任,以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中国共产党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与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相统一的思想取向和行动逻辑。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将塑造中国人民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将给世界贡献一个开放包容、活力四射、普惠各国、福泽人类的文明成果,将为人类文明发展增添富有新经验、新智慧、新含量的珍贵财富。

  三、研究方法

  本书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持学理研究与通俗阐述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践逻辑相结合,历史研究与现实关切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道理学理哲理上对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出阐释,以期对何以提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理论内涵和思想意蕴是什么、怎样确保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胜利完成等重大问题加深认识。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学理研究与通俗阐述相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推动这一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在进行学理研究的过程中注重表述的通俗性,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知晓,让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性认知。这是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转化为实践力量的要求。

  2.理论分析与实践逻辑相结合。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深刻的理论命题,更是重大的实践任务。本书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其对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贡献等方面,对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进行理论分析。同时紧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导向,围绕新的文化使命应当坚持的科学方法和遵循的行动逻辑作出阐释。

  3.历史研究与现实关切相结合。历史长河奔腾不息,大浪淘沙始见金。本书将纵向的历史线索和横向的现实实践结合起来,坚持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对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历史遵循、出场逻辑、整体关系、目标指向、坚守立场等方面内容展开分析,揭示了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形成的责任担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文化自觉。

  四、学术创新

  “通论”形式是本书最重要的学术创新,意图是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一系列重要论述、理论观点和重大结论,展开研究与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密切相关的一些重大问题。本书围绕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聚焦“何以提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理论内涵和思想意蕴是什么?”“怎样确保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胜利完成?”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基于传承过去、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三重维度,全景式展现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要理论命题的思想内涵,是一部从道理学理哲理上系统阐释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通俗理论著作。

  五、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

  1.学术价值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性要求学术研究的体系化。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明确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目标指向,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论,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力求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讲清楚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厚重的历史分量、深刻的现实意蕴、深远的未来意义;讲清楚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肩负的责任担当、恪守的实践原则、奋斗的目标指向;讲清楚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坚持的政治立场、遵循的客观规律、秉持的价值取向,力求从道理学理哲理上对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出阐释,以期对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作出理论工作者的贡献。

  2.实践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擘画发展蓝图,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党和人民接续奋斗提供了思想指南、确立了行动纲领。全会提出的“七个聚焦”中,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把建成文化强国与中国式现代化紧密相联系,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紧密相联系,贯彻落实文化强国建设的各项战略部署。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提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既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领导文化建设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延续,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的现实拓展。本书把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为一个总体性的命题展开研究,结合时代新进步和发展新要求,思考和研究贯彻执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具体要求,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齐卫平,中共党史党建研究专家,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建构研究”,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重大委托课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的文化使命研究”等10余项。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当代中国政治和政党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曾兼任全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全国政治学会理事、上海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以及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等。主编、独著、合著、参编著作20余部,在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

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791-88201921 |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您是第 位访问者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大楼 | 赣ICP备14009765号
返回顶部